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將“儉”當成人生、治政的三寶之一。“儉”即節約,亦含有約束、節制、節省、樸素之意。中華民族素尚節儉,認為儉是擺脫物欲、修身養性的美德,是興家立業、抵御風險的法寶,是長治久安、永續發展的立國正道。人、家、國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一個“儉”字。
“身之不儉,斷不能范家;家之不儉,必至于累身。”懂得節儉,就不會被物欲所奴役;學會節儉,就能夠積累財富,在非常時期從容應對各種風險。正因此,不少人將節儉納入家風家訓之中,以期后人代代傳承。東漢鄭玄在《鄭氏誡子書》里寫道:“勤力務時,無恤饑寒,菲飲食,薄衣服。節夫二者,尚令吾寡恨”,希望后人不要在吃飯穿衣上過分講究;諸葛亮的《誡子書》開篇就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把靜與儉放在了道德修養的最高層面;北宋名相司馬光更是在家訓《訓儉示康》中告誡子孫“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古語云:“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意思是節儉就會有節制,有節制則百善都會興起來;奢侈就會放肆,放肆則百惡都會爆發出來。對一家而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對一國而言,也是“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成由勤儉敗由奢,始終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尹文子》說,“晉國尚奢,文公以儉矯之,衣不重帛,食不重肉。無幾,國人皆粗布之衣,脫粟之飯”;《韓非子》提到楚國令尹孫叔敖的日常飲食是“糲飯菜羹,枯魚之膳”;《晏子春秋》提及晏子相齊三年,“中食而肉不足”。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這也是我們黨由弱到強、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傳家寶。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號召大家“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后,他不僅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勤儉建國,而且身體力行,堪稱典范。他的衣服鞋帽,許多都是補了又補,一件睡衣打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打了54個補丁。
今天,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社會主要矛盾也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戒奢以儉的道理并未過時,艱苦奮斗的精神更不能忘。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加之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等不利局面,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風險增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勤儉節約尤顯重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各級政府要精打細算,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力行勤儉節約,砍掉沒有必要的花銷,提高物資的使用效率,為我國經濟爭取更大的回旋空間、更強的發展韌性。廣大黨員干部更要繃緊勤儉節約這根弦,帶頭過緊日子,少擺大操大辦的排場、少干勞民傷財的蠢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鋪好路。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